
1960年,开国上将贺炳炎在成都病逝,年仅47岁。作为首位离世的开国上将融合配资,他的英年早逝让无数人扼腕叹息。正值壮年的军区司令员突然离世,这个噩耗在当时引起了巨大震动。
贺炳炎生前常说,若不是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这个重担,自己或许能多活二十年。这句话道出了一位铁血将军对职责的坚守与牺牲。
这位湖北松滋走出的将军融合配资,早年追随贺龙投身革命。在贺龙的悉心培养下,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将领。西北战场上,他跟随彭德怀南征北战,立下赫赫战功。残酷的战争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——11次负伤、16处伤疤,还失去了一条手臂。这些旧伤让他连日常洗澡都需格外注意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他还饱受高血压、肺气肿等疾病的折磨。
展开剩余53%西南解放后,贺龙将爱将调往西南军区。1955年,贺炳炎出任首任成都军区司令员。然而繁重的工作和恶劣的健康状况始终困扰着他。每天工作结束后,伤痛常常让他夜不能寐。成都潮湿的气候更是雪上加霜——夏天哮喘发作,冬天呼吸困难。有趣的是,每次到北京开会,他的身体状况就会明显好转。家人多次劝他留在北京休养,或去气候宜人的东南沿海城市调养。但这位倔强的将军总是坚定地说:我是成都军区司令员,怎能长期滞留北京?我的岗位在四川,就算死也要死在成都。
作为西南重镇的成都军区,肩负着守卫祖国大西南的重任。四川自古就有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说法,战略地位极其重要。贺炳炎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,他明白在这个关键岗位上必须有人坚守。尽管知道成都的气候会加速病情恶化,他依然选择坚守。为了国家,为了人民,也为了不辜负贺龙的期望,他从未抱怨过一句。即便预见到这可能缩短自己的生命,他仍义无反顾地驻守成都,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。
遗憾的是,当时四川的医疗条件远不如北京。1960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,贺炳炎在病榻上一边吃着面条,一边听取后勤部长汇报工作。就在他交代完解决官兵住房困难等事宜后,突然一声痛苦的呻吟,碗筷落地,将军永远闭上了眼睛。这一天,成为了这位铁血将军生命的最后时刻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明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