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55年授衔时恒力配资,在54位开国上将中,洪学智将军的资历虽非最显赫,但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优势——身高。这位将军挺拔的身姿在将星云集的队伍中格外醒目,据记载他的身高在180-190厘米之间,比大多数同僚都要高出半个头。
有趣的是,在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里,人们发现洪学智将军身边常站着一位更显魁梧的军人。这位戴着墨镜的将领不仅比洪学智还要高大,浑身更散发着不怒自威的军人气质。这位神秘的将军究竟是谁?他又有怎样传奇的人生故事?
他就是李九龙将军。1929年早春三月,河北丰润县一个贫苦农家迎来了这个男孩的降生。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小李九龙从小就尝尽人间疾苦——父亲离家出走,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他长大。为了让孩子能读书识字,这位坚强的母亲省吃俭用恒力配资,硬是把他送进了学堂。正是在学校里,李九龙第一次接触到了革命思想,听着老师讲述共产党打土豪、分田地的故事,一颗红色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。
展开剩余71%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少年李九龙亲眼目睹了日寇的种种暴行。村庄被焚毁的浓烟、乡亲们凄厉的哭喊,都在他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。虽然年纪太小不能参军,但他每天都会跑到村口,眼巴巴地望着路过的八路军队伍,恨不得立即扛起枪杆子打鬼子。
1945年,16岁的李九龙终于如愿以偿恒力配资,通过严格选拔加入了冀东军区的八路军。就在他刚穿上军装不久,解放战争的烽火又起。他所在的部队被整编入赫赫有名的第四野战军45军,在铁血战将丁盛的麾下开始了新的征程。
这个初出茅庐的小战士在枪林弹雨中迅速成长。从辽沈战役到平津战役,一次次生死考验将他淬炼成出色的指挥员。最令人称道的是衡宝战役中,时任连长的李九龙带领不足百人的队伍,硬是击溃了国民党王牌钢七军的一个整编营。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,让他一战成名。
1949年10月,秋雨绵绵的湘南山区,李九龙接到紧急命令:率红二连穿插至敌军侧翼。战士们冒雨在泥泞的山路上急行军36小时,终于抢在敌人撤退前赶到黄土铺。当发现钢七军主力正在集结时,李九龙果断下令发起突袭。这场漂亮的穿插战不仅歼敌300余人,还俘虏了420多名军官,其中不少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骨干。
新中国成立后,26岁的李九龙在1955年授衔时获封少校。和平年代里,这位从战火中走来的将领依然保持着严格的治军作风。1964年全军大比武时,他严厉处理了两名训练作弊的士兵,在全团大会上掷地有声地说:平时训练耍滑头,战场上就要付出血的代价!
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李九龙率领162师创下五战五捷的辉煌战绩。战后他历任要职,最终在1994年晋升上将,完成了从放牛娃到共和国将军的传奇蜕变。更难得的是,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一生清廉自律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风骨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明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